1. <code id="72772"><acronym id="72772"></acronym></code>
      <ruby id="72772"></ruby>
      <code id="72772"><acronym id="72772"></acronym></code>
      <track id="72772"><wbr id="72772"><tt id="72772"></tt></wbr></track><menuitem id="72772"></menuitem>
      <ins id="72772"><video id="72772"></video></ins>
      <noframes id="72772"></noframes>
        1.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  >  監測與信息  >  正文

          【光明網】積極推動國家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建設

          發布日期: 2024-06-16 作者: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字體: 打印本頁

            作者:黃建偉(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財經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南京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二級教授、院長,江蘇現代財稅治理研究院管委會副主任)

            目前國際經濟和政治局勢動蕩、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等多重因素對全球糧食產業鏈造成了巨大沖擊,糧食生產和貿易的均衡格局面臨被破壞風險,國內和國際糧食市場都處在“大變局”中。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明確指出,“國家建立健全糧食風險基金制度。糧食風險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糧食儲備、穩定糧食市場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中國作為全球重要農業大國,是世界糧食安全的“穩定器”,穩步提高國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此背景之下,探尋新時代國內糧食風險基金制度的提升路徑,對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大有裨益。近年來,我國在推動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世界貢獻了“中國力量”,但我國糧食風險基金制度仍有一些掣肘需要深入研究解決。在國家建立健全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入法”的背景下,積極推動國家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建設正當其時。

            為應對國內外復雜而嚴峻的糧食安全形勢,我國在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國內外糧價倒掛、糧食風險基金事項清單不夠清晰、農戶種糧比較收益較低、糧食風險基金監管體系不完善等一些關鍵掣肘,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實施。對此,作者提出積極推動我國糧食風險基金制度建設的建議。

            創新風險基金補貼機制體系。糧食的穩產保供是保障國內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有效應對全球糧食市場不確定性風險的“定海神針”。為此,一是要彈性調整糧食風險基金補貼內容。為應對我國糧食庫存的持續增加及由此帶來的庫存壓力問題,關鍵是要在取消糧食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地方配套的基礎上,采取宏觀調控手段,靈活調整對糧油儲備及流通的資金補貼,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二是要積極創新糧食風險基金管理機制,踐行大食物觀,以糧食風險基金創新補貼為切入點,促進多元食物供給,增加糧食安全韌性。其核心要義是通過對積極發展節糧型畜牧業與水產養殖業的農業經營主體給予適當資金支持,以此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拓展食物來源、豐富食物種類,端穩“中國飯碗”。

            明確糧食風險基金事項清單。一是要注重加強頂層設計,運用系統思維,科學統籌。要將完善糧食風險基金適用清單提上日程,設立糧食風險基金專案智囊團,落實糧食風險基金事項清單指標體系的統一完善,明確適用范圍,根絕基金的不當使用,甚至是濫用現象。二是完善糧食風險基金績效評估指標清單。以績效評估指標清單為支撐,從中央黨政機關等抽調干部,成立地方糧食風險基金管理指導小組,引導地方政府長期關注糧食風險基金的規范使用,不斷提升糧食風險基金利用效能。

            調整風險基金補貼目標。基于糧食安全風險基金補貼機制的優化,是新常態下保障糧食產能的核心要義,關鍵在于準確把握補貼政策調整方向。一是補貼政策目標應當實現從“追求數量”到“保供給、提質量、優生態”、從“保產量”到“保產能”、從“增收節支”到“降本增效”的轉變。二是在現有基礎上,適時調整和擴大對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落實情況的考核力度,堅持“誰生產,誰受益”原則,對種糧主體進行精準補貼。三是要創新糧食風險基金對耕地地力與耕地面積保護的投入。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對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施用緩釋肥等替代部分化肥投入的種糧主體進行適當補貼,促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另一方面,要結合耕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從供給、調節、文化等方面測度耕地實物量的價值測度的匹配方法,構建耕地生態產品完全價值核算方法體系,結合耕地分等定級結果,確定合理的給予耕地完全價值的生態補償合理標準、合理補貼,調動各方合理利用與保護耕地的意愿,切實保障我國糧食產能。

            加強風險基金利用管控。糧食風險基金的高效利用是健全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依托,糧食風險基金監管是打通資金高效利用、糧食補貼有效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一是要健全完善糧食風險基金審計監管體系。要制定合理的審計工作方案,明確財務審計監督的相關細則和辦法,以確保財務審計監督工作得以規范、有序實施。二是要落實政務公開,充分發揮輿情監督作用,不僅要將風險基金補貼面積與金額全面公開,還應把工作職責、補貼進度等信息全方位公開,保證補貼資金到位,避免擠占挪用現象發生。三是要以最嚴格的法律制度來規范糧食風險資金利用機制,從嚴對非法挪用資金進行制裁,期望以最嚴厲的懲處手段打擊“糧耗子”等腐敗問題,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風氣,持續完善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南京財經大學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管文昊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系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健全國家糧食安全體系研究”(23ZXZA013)階段性成果?!?/font>

          相關附件: